关于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

2022-12-30 22:12:23作者:温玉鹏

“历时性”(diachronique)与“共时性”(synchronicity)是瑞士语言学家菲尔迪南·德·索绪尔(Ferdinand de Saussure)提出的研究语言系统性的方法,后成为弗雷德里克·詹姆逊(Fredric Jameson)后现代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术语,并为当代艺术所采纳。

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“缓存在/Being Theoria——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”以“纤维”为主题,视“纤维”为世界的基本构造、人类思想的基本原型与隐喻,试图提出一种对于“艺术”的重新定义和理解:“艺术”的创生与存在方式,是一种尚未定型的“缓存在”。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联动浙江美术馆与杭州博物馆的双重“空间场域”,依托于纤维“本体”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多元空间,塑造出一个在整个杭州城市空间范围内的跨领域、跨学科、跨场域和跨国界的当代纤维艺术展览项目,并以此阐明:纤维艺术不只是“当代”的外在表现形式,更是基于浙江八千年纤维创作历程的省思,其中蕴藉的“历时性”与“共时性”共同构成了“缓存在/Being Theoria”的主题。

关于纤维“纤维”作为一种灵活可变的材料,早在新石器时代已被人类所注意,并应用于生产与生活。距今约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席状编织物,被认为是中国江南地区现存最早的编织物。从隋唐到明清,杭州作为大运河南端的城市,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逐渐成为以丝绸业而闻名的城市,其影响及于今日。浙江地区纤维艺术的前后相继,展现出一种“历史性”与“连续性”。这个展览项目通过对汉字的绞丝旁(糸部)系统中所蕴含的“宇宙技术”的考察,探索纤维从具体的物质、劳动升华为思想原型的创造性过程。这一“被过程化”的探察,试图朝向作为人类远古发明,构成了人类思想之原型(archetype)与普遍隐喻(metaphor)的“纤维”,既从“纤维”中获取感知与意象,又期冀生成不落“名相”的、超越具体材料与物质形态的广义认知。展览的旨趣不仅仅是材料上的创新性探索,也不限于吸引大众参与互动,而是利用纤维材料和软材料展开个人化、多样化的艺术实践,借此探讨人类、自然、空间以及未来之间的关系。按照米歇尔·福柯(Michel Foucault)的观点,历史是“在一种通史的维度上展开”((法)米歇尔·福柯著;董树宝译《知识考古学》)。其所强调的历史谱系学,可被视为一种类纤维的“广义认知”,是基于浙江八千年纤维创作历程的“历史性”省思。

再造纤维公元前1世纪,张骞“凿通”西域以后,丝绸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商贸交流中的代表性商品,并持续千余年。2013年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重大倡议的提出,“丝绸”这一中国古老的纤维艺术形式,再次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焦点,并呈现出鲜明的“传统主义”转向。艺术家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纤维材料引入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中,形态的多元化、艺术风格的多样性、材料的综合性等诸多因素,构成了纤维艺术的基本特征,深蕴对人类文明“现代性”的深刻反思,通过介入社会、联结大众的创作实践探索,成为映射当代社会的一个模型。作为一次编织式的行动,一个“向纤维学习”的过程,一种梭式的往复穿越,既从“纤维”中获取感知与意象,又期待生成不落名相的、超越具体材料与物质形态的广义认知与方法。透过体验式的作品展出,回顾自20世纪中叶以来纤维艺术的艺术史路径,延展到当代人类学式的环境探究,以及剧场及社会文化,不仅展现出人、纤维艺术与时间、空间对话的企图,也让观众的观展过程,成为身体参与、经历的过程。

场域的时空性展览的一个重要展场位于杭州博物馆的室外空间,以五代北宋净因寺塔基遗址为中心,并以此命名为“净因/Pure Reason”计划。塔基作为五代-北宋净因寺的重要遗迹,是杭州自南宋以来城市变迁的重要标志。据《临安志辑逸》载:“净因尼寺,开运元年,吴越王钱氏建。旧额奉国寺。治平三年,改赐今额。寺废,今为府治。”(《临安志辑逸》卷二)元代改为杭州总管府,明清时代则为杭州府治。虽时代赓续,净因寺故址作为杭州城市行政中心的地位,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。可以说,博物馆场域本身即位于一个层累的造成的地层上,呈现出“历时性”,并以净因寺塔基为“物证”。将塔基移徙到博物馆,并由此展开艺术创作的“实验性”过程,则是“共时性”的体现。展览项目透过集体记忆展现与文化物件的诠释,将观览者带入到历史性的整体语境,“展示”须与人的处境和社会文化的需求对话,通过实践本身,将博物馆场域改造为民众反省历史、凝聚民族情感与建构集体记忆的场域。

回顾“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”,在讨论“纤维”概念时,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塑造好中华文明的文化标识。立足于浙江八千年的纤维利用史,通过“历时性”与“共时性”的空间场域,强调制作过程、物与时间、物质转变之认同、政策与新技术的转变,并在跨国界、跨学科语境下,实现传统和当代、手工和科技的超时空对话,从而塑造出一个更具中华文明标识的“纤维”概念,建构起一种多元、多边的“国际”链接,形成一条面向未来不断延伸的文化地平线。

关于我们 艺术家 艺术家动态